继续教育学院 博雅教育学院
正念冥想:5分钟帮你找回情绪主动权 ——心理老师教你用正念应对情绪风暴
信息来源: 发布日期: 2025-04-24 浏览次数:

同学们,你是否遇到过这些情况?

考试前心跳加速,手心冒汗,满脑子都是“考砸了怎么办”;

和同学/恋人争吵后,愤怒的情绪像洪水一样冲垮理智;

深夜躺在床上,焦虑的念头像弹幕一样刷屏,怎么也停不下来。

……

如果你也被这些情绪困扰,今天林老师介绍的正念冥想或许能成为你的“情绪急救包”。它不需要复杂的工具,只需一颗专注当下的心。

首先,我们先来看看,什么是正念冥想?

正念冥想源自东方禅修,后被心理学剥离宗教元素,发展为一种科学的身心调节方法。它的核心是:

1.觉察当下,不加评判:无论此刻是烦躁、悲伤还是焦虑,你只需像观察云朵一样,看着它们飘过,不与之对抗,不被卷入其中。

2.随时随地练习:无需闭眼打坐,走路、吃饭、课间发呆时都能进行。


正念是有科学依据的,哈佛医学院研究发现:长期练习正念冥想能增加大脑灰质(负责记忆和情绪调控),缩小杏仁核(恐惧中心),提升专注力和情绪稳定性。甚至有研究显示,坚持练习的学生考试焦虑显著降低,成绩也明显提升。


4个超简单的正念技巧,轻松上手

1.呼吸锚定法(1分钟急救)

 做法:深吸气4秒→屏息4秒→缓慢呼气6秒,重复3次。

 适用场景:考试前紧张、与同学争执时。

 原理:通过延长呼气激活副交感神经,快速冷静。


2.身体扫描法(课间5分钟)

步骤:闭眼,从脚趾到头顶依次觉察身体感受(如紧绷、温度),想象呼吸像扫描仪般流过每个部位。

效果:释放肌肉紧张,避免因压力导致的头痛、胃痛。


3.感官聚焦法(日常小事中练习)

举例:吃一颗葡萄干时,用5感官仔细体验——观察褶皱、触摸质地、聆听咀嚼声、感受甜味蔓延。

目的:通过专注小事,打破“自动导航”的焦虑循环。


4.情绪命名法(应对emo瞬间)

操作:当负面情绪来袭,默念“我现在感到______(愤怒/悲伤)”。(承认它的存在而非压抑。)

科学依据:为情绪贴标签能降低大脑杏仁核的活跃度,减少情绪失控。


你们可以应用在以下场景:

考前焦虑:每天听5分钟“考试减压冥想”音频(含积极暗示),坚持听可显著降低焦虑水平,有助于提升成绩。

失眠困扰:睡前用“数呼吸法”(吸气数1,呼气数2……数到10后循环),帮助大脑从β波(活跃)切换到α波(放松)。

人际关系冲突:冲突后做“冲动冲浪”练习,观察身体反应(如心跳加快)而不立即行动,待平静后再沟通。


行动起来!从今天开始,设置手机提醒,每天抽5分钟练习,在课本或其它显眼处贴便签提醒自己情绪波动时启动正念,邀请好友成立“正念小队”,互相分享练习心得。

尝试今晚用“时光穿梭冥想”回顾一天——像看电影般重温3个快乐片段,细节越具体越好!你会发现,积极情绪也能“存档”。

最后,我想说:“你的心理健康值得被温柔对待,从一次呼吸开始,让正念成为你的情绪盟友吧!”




文字∣林巧璇

编辑∣陈雅婷

审核∣郭